不久前,固镇县纪委监委收到职能部门移送的问题线索,反映连城镇某村党支部书记殷某某因集体资产租赁合同不规范、租金收缴滞后等造成村集体资产流失的问题。经核查确认属实,殷某某受到党内警告处分。
农村集体“三资”是发展集体经济的物质基础,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。今年以来,固镇县纪委监委持续深化农村集体“三资”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治理,坚持“查、改、治”一体推进,强化监管、堵塞漏洞,切实守好村集体“家底”。
有力监督从摸清底数开始,该县纪委监委督促县农业农村局制定《固镇县深化农村集体“三资”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》,围绕财务制度执行、资源资产交易、集体“三资”登记等方面,对全县11个乡镇228个行政村集体“三资”开展全面清查,共排查集体经济合同2052件,发现问题合同数534件,通过及时整改,已收回或增加集体收益20余万元。
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,该县纪委监委坚持问题导向,依托“职能部门+县纪委监委”协同监督模式,联合县农业农村局、县财政局等部门组成监督检查组,深入村居一线,通过实地核验、查阅台账和座谈交流等方式,对村集体“三资”管理制度落实情况、集体财务收支、集体资产资源分配处置、村务公开等情况开展监督检查。专项整治以来,已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162个,收回村集体资产、资源出租等资金226万元。
办案是最有力的监督。针对一些基层干部在农村集体“三资”管理中搞暗箱操作、优亲厚友,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等问题,该县纪委监委坚持靶向纠治,今年以来,查处贪污侵占集体资金、违规处置集体资产、资源监管流于形式等问题56件,立案14件,处分56人,释放了执纪必严、违纪必究的强烈信号。
案件查办不是终点,推动系统治理、堵塞制度漏洞才是根本。该县纪委监委注重做好“后半篇文章”,针对案件查办中暴露的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、部门监管缺失等深层次问题,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,督促制定完善《固镇县农村集体财务管理操作规范》等配套制度3项,举办“三资”管理培训班1期。同时,督促严格落实“四议两公开”制度,设立“阳光公示栏”,定期公开集体“三资”管理情况,促进农村集体“三资”监管更加规范透明。(蚌埠市纪委监委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