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廉史今读】诛一恶则众恶惧

时间:2023-05-26 11:05    来源:蚌埠市纪检监察网  
【字体: 】      打印

“诛一恶则众恶惧”,出自三国时期陆景的《典语》。

陆景,东吴丞相陆逊之孙,大司马陆抗次子,陆机、陆云之兄。《三国志》称其“澡身好学,著书数十篇也”。陆景《典语》十卷,《隋书·经籍志》列入儒家类,世已久佚,唐魏徵等所辑《群书治要》存其大概。《典语》给面临内忧外患的吴国提出治国方略,讽喻吴主孙皓要内修政治,“远小人,亲贤人”,否则亡国不远。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吴国主上昏庸、小人乱政的局面。

陆景在《典语》中指出:“得人之道,盖在于敬贤而诛恶也。敬一贤则众贤悦,诛一恶则众恶惧。”意思是说,诛杀一个恶人,众多的恶就会感到恐惧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党中央坚持“老虎”“苍蝇”一起打,有腐必反,有贪必肃,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,在全社会形成强大的震慑环境。

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,“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。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,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。只要存在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,反腐败斗争就一刻不能停,必须永远吹冲锋号。”冲锋号意味着什么?在战争年代,冲锋号代表着“狭路相逢勇者胜”的大无畏精神。号角一旦吹响,革命战士就会不惜流血牺牲向前冲,攻山头、抢阵地,直至取得最后的胜利。在反腐败斗争中,永远吹冲锋号,意味着以最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,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。

反腐败斗争关系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,是一场输不起也决不能输的重大政治斗争。人心向背是最大的政治。人民群众反对什么、痛恨什么,就要坚决防范和打击什么。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,对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最具杀伤力,要坚定我们党与腐败水火不容的鲜明立场。进入新时代,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战略布局,以“得罪千百人,不负十四亿”的使命担当,开展了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,不敢腐、不能腐、不想腐一体推进,“打虎”“拍蝇”“猎狐”多管齐下,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。

有腐必反,有贪必肃。坚决惩治腐败,不是权宜之计;查处腐败问题,决不能“适可而止”。近年来,一批“大老虎”先后被查处,表明党内绝不允许有腐败分子藏身之地,任何人只要触犯党纪国法,都要严肃查处,绝不姑息、绝不手软,反腐的利剑不仅可以“利剑出鞘”斩落违反党纪国法的腐败分子,更可以“利剑高悬”让那些面对党纪国法依然心怀侥幸、瞅准时机就准备铤而走险的人心生忌惮,断了贪腐的念头。“诛一恶则众恶惧”,要让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时刻牢记“手莫伸,伸手必被捉”的道理。

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。越到紧要关头越不能“一篙松劲”,越是胶着状态越要持续发力。党员干部需共同努力,从思想深处筑牢抵制腐朽思想的“防火墙”,深刻理解“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”的题中之义,切实增强不想腐的自觉,永远做人民满意的公仆。(蚌埠市固镇县纪委监委 周楠楠)

技术支持:安徽子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(http://www.yeecms.com/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