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清风文苑】又是一年菊花黄

时间:2022-11-08 11:06    来源:蚌埠市纪检监察网  
【字体: 】      打印

我所在的小县城有个菊展。展出的菊花种类繁多、色彩斑斓,但我最爱依然是黄色的菊,这源于我对菊花最初的记忆。

我母亲平生最大的爱好就是买花、养花,从老家的院子里,再到现在租住的房子里,小小的两室一厅摆满了上百盆各色花草。正值深秋时节,屋里的菊花开得正盛,母亲便挪了几盆摆在门外。今早出门碰到邻居爷爷,问门口的菊花是不是我家的,我说是的,邻居爷爷听后会心一笑,说喜欢花的人,这素质就是不一样。

菊花凌霜独放,生命力顽强,虽隽美多姿,却不以娇艳姿色取媚。一直以来,菊花傲霜斗寒,不断展现出坚韧顽强的斗争精神,为世人所推崇。

菊自古以来就与梅、兰、竹并称为“四君子”,取隐士之意。“花之隐者”的菊花,恬静怡然,在陶渊明的笔下展现出极致。辞去彭泽县令之后,陶渊明在江州城外,伴着南山脚下那一方蓝天净土,日出而作、日落而息,每日与诗酒相伴、与菊花为友。读他的山水田园诗,仿佛置身其中,让人暂抛身上的重担包袱,暂忘世俗的恩怨是非,最爱的莫过于家喻户晓的《饮酒·其五》: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。山气日夕佳,飞鸟相与还。”诗句看似在说菊花,实则表达诗人不为五斗米折腰,躬耕园田、逍遥适意、洁身自好之志。萧统对陶渊明推崇备至,称赞其作品“词彩精拔,跌宕昭彰,独超众类,抑扬爽朗,莫之与京”。跨越十几个世纪,重温这些诗作,给人感觉还是那么清新明快,豁达高远。

菊作为傲霜之花,一直为文人所偏爱,他们赏菊画菊颂菊,以此比拟自己高洁的情操与品格。宋朝曾有“王苏改诗”的典故,苏东坡认为菊花即使干枯也不会落瓣,看见王安石的“西风昨夜过园林,吹落黄花满地金”。原韵续写道:“秋花不比春花落,说与诗人仔细吟。”后苏东坡被贬谪黄州,在风雨天气后,与友人在菊园赏菊,亲眼见到落英缤纷、“满地铺金”的场面,才明白是自己错批了王安石,不由得感慨菊花淡雅高洁的君子之风,也对自己的轻狂放纵深感羞愧。

女词人朱淑真笔下的菊花,亦是她心中菊花的写照,显示出坚贞不屈、宁折不弯的品质。“土花能白又能红,晚节犹能爱此工。宁可抱香枝上老,不随黄叶舞秋风。”一首《黄花》彰显朱淑真的心迹,开篇她用极大的热情赞美了菊花,表达了自己对于爱情的坚守和向往。爱情有的时候就是让人伤感,朱淑真正是把那种悲痛和无奈全部融进了作品,从而使得作品里处处充满了忧愁。她一生孤独寂寞的心事,心中的悲愁与无奈,也许唯有那株菊花,才能知晓。

在以菊花寄寓的所有情感中,我最喜欢的还是菊寄家国的情怀。以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、咏菊为题材的好诗不少,并且各有特点。“强欲登高去,无人送酒来。遥怜故园菊,应傍战场开。”岑参的《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》表现的则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和惜花,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,一丛丛明黄的菊花仿佛就是那生生不灭的希望,寄托着诗人对早日结束战乱的渴求。诗圣杜甫寓居四川夔州时,以遥望长安为主题,写下《秋兴八首》,其一曰:“丛菊两开他日泪,孤舟一系故园心。”分不清是菊花开还是泪眼开,但家国安危最让人牵肠挂肚。最让人震撼的咏菊诗,莫过于南宋郑思肖,“花开不并百花丛,独立疏篱趣未穷。宁可枝头抱香死,何曾吹落北风中。”这首《画菊》是郑思肖在南宋灭亡以后所写。他自励节操、颂菊以自喻,始终坚守着民族气节,用“宁可枝头抱香死”七个字,发出了不屈不移、忠于故国的誓言。此诗的菊已然超越自然之菊,那是他倾注了血泪的残余生命,发出了振聋发聩的中华民族文化血脉的激荡之声。

“荷花已尽擎雨盖,菊残犹有傲霜枝。”我也愿同菊花一般,不同流俗,孤标傲世,不被外界的繁花似锦所迷惑,只为了抱朴守拙、守护初心,以饱满的热情和生命,开出属于自己最为美丽洁净的花朵。(固镇县纪委监委 周楠楠)

技术支持:安徽子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(http://www.yeecms.com/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