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廉政时评】永葆调研的“初心”

时间:2018-06-05 15:17    来源:蚌埠市纪检监察网  
【字体: 】      打印

湖南省委、省人大、省政府、省政协20位领导同志,自带贫困村地图、使用手机导航,随机选线路、随机入农户,开展“深入贫困地区解决群众问题”专题调研,在10多天的时间里,他们共深入83个乡镇、95个贫困村和15个非贫困村,走访390户农家。这则新闻让人眼前一亮,如此专题调研,接地气、听真话、求实效,切实走进了群众。

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,然而在实际工作中,有些地方、个别领导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着“坐着小车转,隔着玻璃看”走马观花式的调研。于是,设计“经典调研线路”,干部提前“踩点演练”,精心打造的“政绩盆景”、“形象工程”应运而生。正如一篇评论文章中提到的那样, “在调研活动中,领导听到的是‘反复斟酌’的汇报,看到的是‘精心布置’的场景,见到的是‘严格挑选’的群众,结果‘现场’成了‘秀场’。”调研变成了“调演”,这既浪费大量人力物力,也掩盖了真实的矛盾和问题,调研弄虚作假、脱离群众为广大百姓诟病。

我们党历来重视调查研究工作。毛泽东主席对调查研究极其重视,提出了“没有调查,没有发言权”的经典论断,仅在土地革命时期,毛泽东就在中国农村做过十几个系统的调查。在寻乌,调查会开了十几天,到田间地头,在帮助农民做事的同时,获取大量第一手材料。正是通过这种“零距离”的接触,他把寻乌的历史沿革、水陆交通、税收制度、阶级状况等等,摸了个一清二楚。“衡山”调研,毛泽东得出了中国革命必须发动农民的结论。“永新”调研,毛泽东找到了中国革命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。正是通过调查研究,毛泽东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成功之路。

习近平总书记说,“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、成事之道。没有调查,就没有发言权,更没有决策权”。赴任宁德不到3个月时间,他走遍闽东9个县;主政浙江6年时间,他走遍全省每一个市县,他总是以低调亲民的身影深入群众,与群众心贴心交流、面对面沟通,问需于民、问计于民,调研成为解决问题的“金钥匙”。

调研的“初心”,是为了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,从而推动工作开展。“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”,只有深入基层、走进群众,听民声、察民情,聚民智、解民忧,调研才能成为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的利器。(固镇县纪委监委驻县教体局纪检监察组 邢军)

技术支持:安徽子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(http://www.yeecms.com/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