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廉政媒体 > 廉政文化

别把警示教育当故事“一听了之”


2024-01-05 10:35 来源:固镇县纪检监察网  

警示教育是全面从严治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,也是一体推进不敢腐、不能腐、不想腐的重要一环。在高压反腐、震慑常在的今天,需要进一步用好、用活警示教育这剂祛除沉疴的“醒脑良药”,不断给党员干部“敲警钟”“筑防线”, 才能让更多的党员干部避免重蹈覆辙。

警示教育是明底线唤初心的警钟。“警”的意思是注意可能发生的危险,戒备,告诫;“示”的意思把事物拿出来或指出来使别人知道。警示教育的目的,就是促使党员领导干部把反面典型当作一面镜子,照一照自己,看看别人身上的“病灶”自己是否也存在;如果换作自己,在金钱和美色面前是否能抵得住诱惑、抗得住“温水煮青蛙”的围猎、守得住底线。如果仅把警示教育片当作一场电影、一篇故事浮光掠影而过,把案例当作八卦谈资,把自己当作局外人,毫无自警意识,那就背离了警示教育的初衷。

警示教育要“对症下药”。林洪在《山家清供》里说,“食无定味,适口者珍”。警示教育关键要适口,让警示对象入情入境感同身受。在开展警示教育实践中,要坚持“对症下药”的原则,在分层分类精准施教上做文章,在因人因事精准警示上下功夫,根据不同受教育对象的特点,区分不同教育诉求,为不同领域、不同层级、不同部门的受教育对象分类制定个性化警示教育“套餐”,引导党员干部以审视他病如己病的思想自觉,以案为鉴、揽镜自照,进一步拧紧思想“总开关”,筑牢廉洁“防火墙”,以“精准滴灌”打通清淤除垢的中梗阻。

警示教育要“常学常新”。警示教育作为提升党员干部的廉洁定力的有效途径,不能搞“突击战”,也不能“临时抱佛脚”,要将其融入日常、落在经常。通过时时刻刻、无处不在的“滴灌”,未雨绸缪、潜移默化,对一些干部的问题早提醒、早制止、早纠正,使其常怀律己之心,常除非分之想,常思贪欲之害,不为名利所惑,不为浮华所为,不为私欲所虏。时刻用党性原则约束自己,受警醒、明底线、知敬畏,管住欲望、拒绝诱惑,做到防微杜渐、警钟长鸣,不断提高自身拒腐防变的能力。

警示教育要“入心见行”。所有的党员干部都知道有腐必反、有贪必肃,身边血淋淋的教训比比皆是,也都看过警示教育片中贪腐官员一步步沦为阶下囚的典型案例,但总有人心存侥幸、铤而走险,从“看片人”变为“片中人”。警示教育要达到预期的“疗效”,离不开组织常敲警钟,更需要党员干部真正入心见行。越是身边人越能感同身受,越是身边事越能提神醒脑。要善于用别人犯过的错误检视自己的行为,看看违纪违法者是如何破戒失足的,自己存不存在类似问题,及时“扫扫尘”“治治病”,在身临其境的触摸中,切实感受到纪法就在身边、教训就在眼前,真正把“声泪俱下的忏悔”变为“记在心里的敬畏”。

“小事当慎,小节当拘”。警示教育没有局外人。若不引以为戒,就会重蹈覆辙。党员干部只有做到“吃一堑,长一智”,认真吸取教训,才能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,锤炼“金刚不坏之身”。

 

直播安徽纪检

全省新闻热点

专题聚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