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廉政媒体 > 廉政文化

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


2023-12-04 16:22 来源:固镇县纪检监察网  

前些年,国家级贫困县贵州独山县委原书记盲目举债、乱铺摊子,大搞形象工程、政绩工程,留下不少烂尾楼、烂摊子;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委原书记、一级巡视员王希静,盲目追求财政收入“过百亿”目标,要求职能部门虚增财政收入、编造虚假数据;盲目铺摊子、上项目,热衷于搞“形象工程”“政绩工程”,造成严重不良影响……

亮化工程本不是坏事。符合地方实际、经过科学论证的工程项目在提升城市形象的同时,也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,造福一方百姓。但是,倘若超出地方财力搞建设,在没有预算的情况下盲目决策,甚至打着提升城市形象的幌子制造“显绩”,为个人升迁铺路,工程就会变味,成为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、政绩工程。

政绩观正确与否,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事业发展的方向与成败。领导干部政绩观存在偏差,不仅不利于干部自身的成长,更会贻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。党员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,想清楚、弄明白“政绩为谁而树、树什么样的政绩、靠什么树政绩”这一重大问题,坚决防止和纠正政绩观“跑偏”。

什么是正确的政绩观?习近平总书记一语道明:“共产党人必须牢记,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。”“最大政绩”四个字彰显了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价值立场。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品格,把造福人民视为最大政绩,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的价值追求和政治智慧。坚持人民性,就是要把实现好、维护好、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,坚持以人民为中心。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,不论是为谁树政绩、树什么样的政绩,还是靠什么树政绩,都必须集中体现党的人民性。

对于领导干部而言,要把造福人民作为最根本的职责。党的根基在人民、血脉在人民、力量在人民。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,世界上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为人民幸福而奋斗。任何时候,党员干部都不能忘记“我是谁、为了谁、依靠谁”,要想群众之所想、急群众之所急,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,把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。要坚定为人民服务、为人民谋幸福、为人民谋利益的宗旨意识,把人生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,把为人民幸福而奋斗作为自己最大的幸福,以实际行动诠释一名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、使命和担当。既要做看得见、摸得着的实事,也要做打基础、利长远的好事,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。

业绩都是干出来的,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,最终还是要体现在行动上。实干是干事创业的基本要求,是衡量干部的一把标尺,争当攻坚的“攀登者”,勇做新时代“挑山工”。当前,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令人鼓舞、催人奋进。新时代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,要起而行之、勇挑重担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,我们要务实功、出实招、求实效,不断解决问题、破解难题。对当务之急要立行立改,对长期任务要久久为功,防止政绩冲动、盲目蛮干、大干快上以及“换赛道”“留痕迹”等行为,坚决杜绝虚报浮夸,搞“数字政绩”“虚假政绩”,不慕虚荣、不务虚功、不图虚名,踏踏实实、稳扎稳打搞现代化建设。党员干部要坚持“实”字当头,一切工作都要往实里做,不好高骛远、不脱离实际,做实功、求实效,创造经得起实践、人民、历史检验的实绩。

政声人去后,民意闲谈中。新时代党员干部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引,以正确政绩观为导向,埋头苦干、勇毅前行,让人民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更加充实、更有保障、更可持续,才能真正做到对历史和人民负责,才能把美好蓝图变为现实。

 

直播安徽纪检

全省新闻热点

专题聚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