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廉政媒体 > 廉政文化

【读史鉴今】读史明志 学史鉴身


2022-04-19 14:51 来源:蚌山区纪检监察网  


张伯行是清朝康熙时的一名地方官。他为官一处,造福一方,工于谋事,耻于谋私,做官清正廉洁。享有“天下第一清官”的美称。

在康熙四十二年,张伯行授任山东济宁道,当时正值灾荒,人民流离失所。他就让人从家中运粮食救济灾民,又捐出几船钱帛分发给百姓。到任后立即开仓赈济,帮助百姓渡过难关。为此,他被指控擅动仓谷,应该革职问罪。张伯行认为“仓谷为轻,民命为重”,据理力争,最终使上司免去了给他的处分。做官为民是张伯行始终坚持的原则。

康熙四十八年出任江苏巡抚。消息一传开,他的亲朋好友、门生故旧,都纷纷携礼来见,以表祝贺。对此,张伯行都一一远迎高送,以礼相待,但对来访者的贡奉,执意不纳分毫。到了府上,不仅那些亲朋故旧时常来探望,并送些地方特产之类的东西,而且所到之处,有求于他或要攀附他的人更是纷至沓来,送礼上贡。见到这种情景,张伯行深为忧虑。为杜绝送礼者,便写了一篇别出心裁的官箴《禁止馈送檄》,高悬堂上,以明其志:“一丝一粒,我之名节:一厘一毫,民之脂膏。宽一分,民受赐不止一分;取一文,我为人不值一文。谁云交际之常,廉耻实伤。倘非不义之财,此物何来牵”意思是:受贿一丝布,一粒粮食,关系到我的声誉品德;受贿一厘金,一毫银,都是搜刮民众的血汗。纵容一分,人民少得到的赏赐却不只一分;贪得一文,我的人格便一文不值,谁说行贿馈送是所谓平常小事,实际上它破坏了廉洁的美德;如果说这不是不义之财,那么这些东西是从哪里来的呢?

这则堪称为“金绳铁矩”的檄文一传出,人们交口称誉,对张伯行重名节,轻钱财,清正不贪的美德更加崇尚,对那些纳贿受礼的行为都嗤之以鼻。从此以后,在张伯行管辖的地方,官风开始淳正,民气也为之一新了。他正是这样惠政砺己,廉洁自律,始终不违誓言,在历史上才享有“江南第一-清官”之誉。

古人云:读史可以明志,学史可以鉴身。知古鉴今,温顾知新。一定要牢记人民的信任和自己肩负的使命,身先士卒,恪尽职守,廉洁奉公,两袖清风。

今年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十个年头。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。我们要不断总结运用十年来反腐倡廉取得的成就。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,我们要时刻保持政治清醒,切实实现“一改二为五做到”,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!(郭婵娟)

 

直播安徽纪检

全省新闻热点

专题聚焦